|
|
浅析差生成因,摒弃差生观念 |
[ 2007-9-8 16:57:00 | By: 水晶之心 ] |
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,教师都想让每一个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,都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知识,形成较强的能力,都想让自己的教学成绩出类拨翠。可是在工作中却往往事与愿违,每个班级总会有三五个学生拖后腿,被称为“差生”。他们都是一些即不爱学习又不听话的学生,他们顽皮捣蛋,令教师伤透了脑筋。教师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没少为他们操心,没少为他们的熬夜,教师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只换来极小的教育效果。如此一来,教的苦,学的累。在重重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无奈。从而滋生了教师怕教,学生厌学的情绪:有的教师想尽早退休或想法转到其它行业;学生想快些离开学校……教育和转化“差生”工作确实是一个比较严峻问题,教育工作者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校园里这些“差生”群体现象。如果认真分析研究,我们会发现,所谓的“差生”大多是这样形成的: 1、教师既有的心理定势作用促使形成“差生”。在教育工教学作中,每个教师学期初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行表现,把学生分成:好、中、差。而对于差生,又分成三类:学习困难的、品行不良的、学习和品行均不良的学生。这种教师事先在心里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类别,会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教育行为。教师对待好生比较能容忍、对待差生却比较严厉比较苛刻,即使是犯了相同错误也如此。什么教师会有这种不公正的态度呢?那是教师的心理定势在起作用。比如说吧,一个原来所谓“好”和“差”的学生同在上课时讲小话,教师会认为“好”的学生是在讨论问题或是在向别人请教,即使是在讲与上课无关的话也没关系,因为基础好,不会影响成绩。相反,教师认为是“差”的学生,因为基础不好,如果不听课就会影响教学效果,也会影响学习成绩,不批评不行,不深深地触动“差生”的内心,他就不认识,不会努力学习。但是,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怎么会领会呢?学生却会从教师不公正的教育态度中感受到冤屈,产生对抗的情绪,当学生经历了多次的批评、指责、讽刺、挖苦之后,学生的心灵有了创伤,自尊心完全丧失,情感麻木了。这时学生会产生一种心态:教师不能对我怎么样,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。就会逐渐放纵自己,我行我素,从而成为真正的“差生”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、心理学家、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布卢姆认为:把学生分成“好、中、差”来教学的观念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、最具有破坏性的,它压抑了教师的抱负水平,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。 2、因学习评价简单、不科学,人为的界定所谓的“差生”。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,对学生的提问,给学生做的练习和作业、平时的检查测验和期末的考核,都是同一要求,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来进行。我们都知道用相同的一张试题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是不科学的,也是不公正的,可是却总是这样去做。就如我们把公认的100名成功人士集中起来考同一张试题,会有第一名,也会有最后一名。难道说明第一名比最后一名成功吗?这是不用质疑的问题。布卢姆认为: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承认。如果学生经常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,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。如果学生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,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,就会放弃学习和进取;如果在校内经历太多的失败经验,今后会完全地拒绝学习。从而形成新的“差生”。 3、因学生的自身因素差异,而接受同一的教育,促使形成“差生”。由于学生的心理、生理、身体和智力因素的不同,一些学生意志不够坚强,自制能力还没形成,难以持久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,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,如此日积月累,形成知识的断层,感到学习很困难,就会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,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,开始不爱听课,不爱做作业练习,又得不到特别的关心和帮助(如第二次学习或练习的机会或接受第二种不同的教育方法),久而久之成为新的“差生”。 4、“差生”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,如家庭教育不当:或忙于工作挣钱而疏于管理,或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学校,或无力辅导教育,有的家长整天打牌、赌博而无暇顾及子女教育;教师更换过多过密:因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、方法、手段等均不相同,学生难以很快接受或适应;社会生活环境影响等等,因教育的内容、方法、力度、可受性等不能与不利因素相抗衡而产生新的“差生”。 如果归结起来,形成“差生”的种种因素都会集中到一个点上——那就是教育存在问题。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、主导者,教育存在问题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问题:我们用什么样的观念来看待学生?用什么样的观念来教育学生?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评价学生?我们都知道:在人们都发现烧开的水蒸气能冲翻锅盖时,而瓦特却发明了蒸气机;在人们都嘲笑富顿制造的“蠢物”会出丑时,“蒸气船”已悄然诞生;如果没有只上了三个月学的爱迪生这位“差生”,就没有现在光明的世界,人类不知道会在黑暗的夜里摸索多久。所谓的“差生”只是教育者给学生划定的一个概念,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,不利于教学,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。 《走进新课程》关于学生观教育理念的论述中说得好:我们要尊重学生“属于社会性的人”,承认学生是“末完成的人”,即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有不足和欠缺,需要学习和完善;同时学生具有“可塑性”,即学生能够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,虽然每个人不可能都一样,但却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。学校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必备的知识,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,让他们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学习,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,以适应社会需要。 因此,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,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地相信学生是能够掌握所教学的内容,教师应该彻底地摒弃“差生”观念,面向全体学生,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,所谓考试的真正作用是发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,检查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,以便于寻求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。而不是发现什么“差生”。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,我们应给与特别的关爱。布卢姆教授提出的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“掌握学习理论”指出:要给学生“第二次学习的机会”,即让学生向同一目标“射第二次箭”就是帮助后进学生的最好办法。 教师应时刻牢记: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宗旨不会改变,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,让每一个学生在德、智、体、美等到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虽然,现在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,决定教师的工作业务能力,这种评价虽然欠科学、欠客观,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师的追求和目标,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创造性地、有征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。但是,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,应试教育简单的学习评价终将彻底地走下它的历史舞台,而变革为素质教育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成长档案记录。这样将会更科学,更真实,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表现,既利于教又利于学,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教育事业光辉灿烂的明天一定会到来。 |
|
|
|
时 间 记 忆 |
<< < 2011 - 9 > >>
日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|
|
|
|
|
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9 |
10 |
11 |
12 |
13 |
14 |
15 |
16 |
17 |
18 |
19 |
20 |
21 |
22 |
23 |
24 |
25 |
26 |
27 |
28 |
29 |
30 |
|
|
|
|
|
|
|
|
|